思科CCNP认证交换知识点笔记总结

本文总结了思科CCNP认证交换知识点。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BCMSN、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 1 1 交换机的存储硬件 1 2 交换机的转

本文总结了思科CCNP认证交换知识点。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BCMSN、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

1.1 交换机的存储硬件

1.2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

1.2.1 分布式工作原理

1.2.2  集中式工作原理

1.3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4 交换机的具体转发过程

1.5 CAM表

1.6 数据交换方式(如何路由,针对三层设备)

1.6.1 原始的交换方式

1.6.2 传统的交换方式快速交换

1.6.3 特快交换(cef)

1.7 交换机破解登录密码

路由器破解登录密码

二、VLAN以及VLAN间路由选择

2.1 作用

2.2 配置VLAN

2.2.1 交换机上创建VLAN

2.2.2 将交换机上的各个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2.2.4 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子接口(单臂路由)、SVI、物理接口)

2.2.5 配置vlan时的注意点

2.3 三层交换机

三、VTP(VLAN Trunk协议)

3.1 作用

3.2 配置

3.2.1domain(域)

3.2.2 mode(模式)

3.2.3 password(加密)

3.2.4 版本(版本必须一致)

3.3 同步规则

3.4 VTP的同步条件

3.5 VTP修剪

四、STP(生成树协议)

4.1 线路冗余

4.1.1造成的影响

4.1.2 解决方案

4.2 STP(Spanning Tree生成树)

4.2.1 生成树类型

4.2.2 802.1D

4.2.3 PVST(基于VLAN的生成树)

4.2.4 PVST+

4.2.5 RSTP

4.2.6 MST

4.2.7 STP增强

4.3 STP的安全

4.3.1 BPDU Guard(BPDU保护)

4.3.2 根网桥保护

4.4 STP的环路保护

五、Etherchannel(以太网信道)

5.1 封装模式

5.1.1 PAGP

5.1.2 LACP

5.1.3 on模式

5.2 Ethechannel配置

5.2.1 二层ethechannel配置

5.2.2 配置指南

5.2.3三层ethechannel配置

5.3 配置channel时的注意点

六、SPAN(便于抓包的技术)

6.1 Span配置

6.2 Rspan

6.2.1 Rspan的条件

6.2.2 Rspan配置(从SW1的f0/1口映射到SW3的f0/1口)

七、交换安全

7.1 MAC地址攻击

7.1.1 静态MAC地址写入

7.1.2 端口安全

7.1.3 基于MAC地址过滤

7.2 VLAN间攻击

7.3 DHCP欺骗攻击(spoofing)

7.4 ARP欺骗攻击

八、NTP(网络时间协议)

九、基于时间的ACL

十、CDP(Cisco设备发现协议)

十一、网关冗余

11.1. 最原始的网关冗余

11.2HSRP(热备份网关协议,Cisco私有)

11.2.1 原理

11.2.2 特点

11.2.3 HSR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11.2.4 HSRP选举规则

11.2.5 HSRP配置

11.2.6 抢占时的注意点

11.2.7 HSRP总结

11.3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公有)

11.3.1 区别

11.3.2 VRRP选举规则

11.3.3 特点

11.3.4 VRR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11.3.5注意点

11.3.6 VRRP配置

11.4 GLBP(网关负载均衡协议,cisco私有)

11.4.1 特点

11.4.2 GLB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11.4.3 GLBP配置


一、BCMSN、组建cisco多层交换网络

1.1 交换机的存储硬件

组件

描述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读写速度快,断电后数据易失

ROM(只读存储器)

用于启动和维护思科IOS,其中存储了POST、引导程序和微型IOS

Flash闪存

基于NVRAM(非易失RAM),重启时数据不会消失,用于取代硬盘

1.2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

1.2.1 分布式工作原理

接口仅负责收发电流信息

1.2.2  集中式工作原理

接口存在独立的缓存空间和运行芯片,将对流量进行查表和转发

1.3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基于mac地址学习

2.基于目标mac地址转发

3.防止环路

4.基于目标mac地址过滤

ARP:正向、反向、逆向、无故、代理

交换机具有学习MAC地址的功能,一个接口可以学习多个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只能通过交换机的某一个接口学习

定义宏指令:

进入宏接口:

1.4 交换机的具体转发过程

数据正进入交换机后,先将该流量识别为二层流量;查看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将其记录到MAC地址表中;再查看目标MAC地址,基于目标MAC再本地查询MAC地址表,若表中存在该MAC的映射关系,将流量按该映射接口转发即可;若表中没有映射关系,将洪泛该流量

1.5 CAM表

MAC地址表是管理员看的,交换机真正识别的是CAM表;CAM表是将MAC地址表中的信息(MAC地址、接口编号、VLAN ID号)全部转化为哈希值(不等长的输入,等长的输出)

1.6 数据交换方式(如何路由,针对三层设备)

1.6.1 原始的交换方式

    流量进入三层设备后,将在三层设备查询路由表和ARP表,若为三层交换机还需要再二层设备查询CAM表

1.6.2 传统的交换方式快速交换

    一次路由,然后交换(或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或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当一个数据包来到三层设备上时,设备将为该数据包进行原始交换。过程结束后,设备假设该包为一段数据流的第一个包,为其生成cache;然后记录出接口,新的MAC封装;之后数据流的第二个包开始仅基于cache转发;当数据流转发完成后,cache表超市被刷新;在三层交换设备上二层依然需要基于CAM表

1.6.3 特快交换(cef)

    无需路由,直接转发

    路由表变为FIB(转发信息数据库),已经完成了递归;并且可以被芯片直接使用

    ADJ表将FIB表中的出接口信息,与ARP表进行结合,生成转发列表

       当流量进入三层设备后,设备将基于目标IP地址,直接在ADJ表中查找对应的记录;表内存在流量的出接口和新的二层封装参数;若为三层交换设备,在二层还需要查看CAM表

FIB表和CAM表的查看:

R2#show ip cef                     #查看FIB表

R2#show adjacency detail            #查看ADJ表的详细信息

注:若设备支持CEF,默认开启

开启的命令

R2(config)#ip cef 

1.7 交换机破解登录密码

按住mode键供电,进入最小IOS

Switch:flash_init      #初始化flash

Switch:rename flash:config.text flash:xxx.text     #修改配置文件名

Switch:reset                                      #重启

Switch:rename flash:xxx.texxt flash:config.text        #还原文件名

Switch:copy flash:config.text system:running-config     #将配置加载到运行文档中

注:之后不能推出,通过删除或新增用户名密码来完成破解

路由器破解登录密码

路由器存在配置寄存器值,用于控制路由器的启动方式。在命令show version的输出中,最后一行为配置寄存器的值,默认为0x2102,让路由器从犯闪存加载IOS并从NVRAM中加载配置;若为0x2142,则不加载配置

加电时,按ctrl+C进入最小IOS

rommon 1 > confreg 0x2142   #修改寄存器值

rommon 2 > reboot           重启  

对于26以下的系列:

> O/R 0x2142

> boot

Router#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     还原配置  

删除用户名、密码;然后保存,在修改回寄存器值

R1(config)config-register 0x2102

二、VLAN以及VLAN间路由选择

2.1 作用

二层交换机和三层设备协同工作,将一个广播域逻辑的划分为多个

2.2 配置VLAN

2.2.1 交换机上创建VLAN

1.分类

1)基于编号分类0-4095,其中1-4094可用

分类(基于编号)

范围

使用条件

标准的VLAN

1-1005

任何条件下均可以

扩展的VLAN

1006-4094

在VTP模式为透明时才能使用

默认交换机存在vlan1;且所有接口属于vlan1;vlan1同时作为默认的管理vlan和native vlan;默认交换机存在vlan1002-1005,预留该非以太网技术使用

2)基于工作特点分类

分类(基于工作特点)

描述

静态vlan

交换机上的某个接口固定划分到某个vlan中

动态vlan

交换机+服务器,针对不同用户的流量转发到不同的vlan中

3)基于结构分类

分类(基于结构)

描述

End to end vlan

处于同一个交换网络内的相同vlanID,通讯时仅基于二层(同一个广播域)

Local vlan

处于不同交换网络内的相同vlanID,通讯时需要基于三层进行(不同广播域)

2.创建vlan

1)在全局模式下创建vlan

Switch(config)#vlan 2    #创建

Switch(config-vlan)#name ccna   #命名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no vlan 2       

        #删除

Switch(config)#vlan 2-10,30-40      #批量创建或删除

2)进入vlan database创建vlan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lan 3 name ccnp

注:若删除某个vlan,该vlan内的接口仍然处于该vlan,但不能工作了;必须转移接口到其他vlan,或者恢复创建该vlan

2.2.2 将交换机上的各个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先定义模式为接入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再划分到对应的vlan

Switch(config-if)#int range f0/1-2,f0/4-5        #批量划分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2.2.3 配置中继接口(SW与SW间和SW与Router间)

1.trunk干道

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承载所有vlan的流量,可以标记和识别不同vlan的信息

2.封装规则

ISL

IEEE802.1Q(dot1q)

Cisco私有

公有

封装

标记

30bytes

4bytes

15bytes用于vlan ID,但 5bytes保留

12bytes标记vlan ID

1024个vlan

4096个vlan

支持所有数据链路层协议

仅支持以太网

/

Native VLAN

注:Cisco的二层交换机仅支持802.1Q的技术,只有cisco的三层以上交换机才支持ISL

3. trunk建立

1)手动建立

二层交换机仅支持802.1q,故可以直接配置trunk干道

Switch(config)#int f0/2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由于多层交换机支持多种封装方式,故在设置trunk干道前需要先修改封装类型

Switch(config)#int f0/7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DTP(自动形成trunk)

DTP(Cisco私有)动态trunk协议,交换机之间自动协商成为trunk干道,该协议在cisco产品中默认开启

SW1(config)#int e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是否形成trunk

auto

desirable

access

auto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形成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desirable

形成

形成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access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不能形成trunk干道

注:手动=主动

查看trunk是否建立:

SW1#show interfaces trunk

4. Native VLAN

    在802.1q中存在native vlan,默认为vlan1,独一无二,在trunk干道上默认对native vlan的流量不标记

配置:

SW1(config)#int e0/3

SW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2

默认native vlan对流量不进行标记,但也可以对其进行标记

SW1#show vlan dot1q tag native

dot1q native vlan tagging is disabled

SW1(config)#vlan dot1q tag native       #修改为标记

5. 附属vlan

配置: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vlan 3

Switch(config-vlan)#ex

Switch(config)#int f0/7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voice vlan 2

6. 配置trunk干道允许列表

    默认trunk干道允许所有vlan通过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10,20-30  #仅允许这些vlan通过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remove 2    #从允许列表中排除某个vlan

2.2.4 配置VLAN间路由选择(子接口(单臂路由)、SVI、物理接口)

1.单臂路由(子接口)

单臂路由是为实现 VLAN 间通信的三层网络设备路由器,作用是允许一台路由器允许多个vlan互相通信。

优点: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有助理解、学习VLAN原理和子接口概念。

缺点:容易成为网络单点故障,转发受中继链路带宽配置稍有复杂,现实意义不大。

配置:

IOU1(config)#vlan 2-3              #先创建vlan

IOU1(config-vlan)#int e0/1          #接口划入相应vlan

IOU1(config-if)#sw mo a

IOU1(config-if)#sw a v 2

IOU1(config-if)#int e0/2

IOU1(config-if)#sw mo a

IOU1(config-if)#sw a v 3

IOU1(config-if)#int e0/0           

IOU1(config-if)#sw tr en do        

IOU1(config-if)#sw mo tr            #注意,与路由器相连的接口须手动改为trunk

 

R1的接口F0/0上创建两个子接口,分别是F0/0.2对应的vlan2、F0/0.3对应的vlan 3

每个子接口必须封装dot1Q协议,并且标记相应的vlan id号,dot1Q协议主要是标记vlan的id号.每个子接口必须配置ip地址,而且该接口的ip地址必须和相应的vlan的在同一个网段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no sh                    #激活该物理接口

R1(config-if)#int f0/0.2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 将vlan2封装在F0/0.1接口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no sh

R1(config-subif)#int f0/0.3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 将vlan3封装在F0/0.2接口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2.SVI

交换机虚拟接口是一种三层接口,它是为在多层交换机上实现vlan间路由而配置的接口。SVI是一种与vlan ID相关联的虚拟VLAN接口,其目的在于启用该vlan的路由选择能力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为三层交换机创建vlan,设置交换机的两个SVI,并配置IP地址。(在二层交换机上只能配置一个SVI端口,用来实现交换机交换机远程管理,在三层交换机上可以配置多个SVI端口)

IOU1(config)#vlan 2-3           #创建vlan

IOU1(config-vlan)#int e0/1

IOU1(config-if)#sw mo a    

IOU1(config-if)#sw a v 2        #接口划入相应的vlan

IOU1(config-if)#int e0/2

IOU1(config-if)#sw mo a

IOU1(config-if)#sw a v 3

IOU1(config-if)#int vlan 2      #创建虚拟接口vlan2

IOU1(config-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配置虚拟接口vlan2的IP地址

IOU1(config-if)#no sh           #激活该端口

IOU1(config-if)#int vlan 3

IOU1(config-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IOU1(config-if)#no sh

 

3.物理接口(三层交换机)

采用集成了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完成vlan间路由,既有速度高、无冲突影响等优点

配置:

IOU1(config)#int e0/1

IOU1(config-if)#no switchport       #转变为三层接口

IOU1(config-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IOU1(config-if)#no sh

IOU1(config-if)#int e0/2

IOU1(config-if)#no switchport       #转变为三层接口

IOU1(config-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IOU1(config-if)#no sh

IOU1(config-if)#ex

IOU1(config)#ip routing             #开启路由功能

 

2.2.5 配置vlan时的注意点

1.子网划分,是用于标记管理员用设备切分好的广播域;若能收到对方设备的广播包,那么即使两台设备在不同IP网段,实际也为一个广播域

    2.access接口默认不会对数据包进行标记

    3.若交换机的access接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存在标签;若该标签号与本接口vlan编号一致,将取消该标签但转发该数据;若标签号不一致,将直接丢弃该流量

    4.若一条trunk干道的两端若native vlan不同,那么会导致流量进入到错误的vlan中

2.3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也就是路由器+交换机功能的集合,标准的三层交换机不支持NAT功能,NAT由核心层来完成。三层交换机集合了两种设备的功能后,将出现新的功能,该功能最适合汇聚流量

1.管理vlan

    默认vlan1为管理vlan和native vlan;

    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层,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为了便于管理,建议可远程登录配置;

但正常的二层设备不能配置IP地址,故二层交换机上默认存在一个SVI(交换虚拟接口),该接口可以配置IP地址,出场就存在MAC地址,该MAC地址还用于STP的选举

又因为交换机上存在vlan技术,该SVI接口处于那个vlan,该vlan就被称为管理vlan;

 

将SVI转移到其它的vlan中

注:二层交换机仅存在一个SVI口,故在开启新的SVI接口时,原来的SVI口被自动关闭

所希望其他网段的设备可以访问给二层交换机的SVI口,那么该交换机上需要定义本广播域的网关地址。

SVI接口双UP的条件

1.该交换机存在该vlan

2.该交换机连接该vlan的用户,或存在活动的trunk干道

2.如何让三层交换机成为网关设备

1.物理接口

默认三层交换机工作在二层,所有接口为二层接口且属于vlan1,可以将二层接口转换为三层接口

交换机默认并没有开启路由功能,需要手动开启

2.三层交换机可以使用SVI接口开作为网关接口;三层交换机存在多个SVI,多个MAC地址

三、VTP(VLAN Trunk协议)

3.1 作用

    统一分发管理vlan信息。在同一个交换网络内(不一定直连),在一台交换机上修改、创建、删除vlan信息后,其他交换机可以自动同步、学习;前提是交换机间必须为trunk干道,因为同步信息为交换机上的vlan.dat文档(周期(5min一次)+触发(修改就会触发));该信息只能基于trunk干道的native vlan传输

3.2 配置

3.2.1domain(域)

所有交换机必须在同一个域内

SW1(config)#vtp domain ccna

当一台交换机没有加入域时,那么会自动加入广播过来的第一域名

3.2.2 mode(模式)

SW1(config)#vtp mode ?

  client       Set the device to client mode.           #客户端        

  off          Set the device to off mode.             #

  server       Set the device to server mode.           #服务端

  transparent  Set the device to transparent mode.      #透明

注:

模式

是否可以被同步

是否同步别人

是否能创建、修改、删除vlan信息

Client

可以被同步

可以同步别人

不能

Server

可以被同步

可以同步别人

Transparent

不能

不能

3.2.3 password(加密)

SW1(config)#vtp password 12345      #同一域内所有设别密码必须一致

3.2.4 版本(版本必须一致)

3.3 同步规则

Client和server模式才会同步域被同步;谁同步谁由配置版本号决定

1.每修改、删除、创建一次vlan,配置版本号加1

2.谁的配置版本号高,就可以同步其他人

3.修改域名或将该模式改为透明导致配置版本号归0 

Switch#show vtp status

VTP Version : 2

Configuration Revision : 2

Maximum VLANs supported locally : 255

 

3.4 VTP的同步条件

1.版本相同

2.domain相同

3.password相同

4.配置版本号高的同步低的

5.非透明模式

6.必须为trunk干道

3.5 VTP修剪

    修剪不必要的扩散流量,减少资源的占用;仅仅在server模式下可以生效

SW1(config)#vtp pruning         #全局开启,宏观修剪

SW1(config)#int e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pruning vlan 2  #在该trunk干道上,专门针对某个vlan的流量进行修剪

四、STP(生成树协议)

4.1 线路冗余

一旦在交换机上使用链路冗余,那么将出现二层的桥接环路;因为CAM是流量触发交换机生成的, 该表默认并没有被管理

4.1.1造成的影响

  1. 广播风暴
  2. CAM表记录翻滚(MAC地址表不稳定)
  3. 数据帧的重复拷贝

4.1.2 解决方案

逻辑性阻塞某个接口

4.2 STP(Spanning Tree生成树)

树根设备到每台交换机仅存在一条链路(默认选择最佳);逻辑的阻塞部分链路;当最佳路径故障时,阻塞端口被打开,来恢复通讯

4.2.1 生成树类型

公有生成树:STP(802.1D生成树)、RSTP(802.1W生成树)、MST(802.1S多生成树)

私有生成树:PVST(基于VLAN的标准生成树)、PVRST+(基于VLAN的快速生成树)

4.2.2 802.1D

1.BDPU

交换机间沟通时使用的数据帧: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

跨层封装到二层--BPDU数据帧默认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故在存在与vlan的设备上,该数据帧基于native vlan发送

2.BPDU分类

1)配置BPDU

拓扑收敛完成后,仅根网桥周期(2s)发送(目的保活);在没有根网桥的时候,所有设备仅发送BPDU;

2)拓扑变更BPDU(TCN-BPDU)

拓扑变更消息,包中不包含任何具体信息,也不会导致网络重新收敛

当一台交换机的阻塞端口链路被断开,那么将标记位中第7位置1,标记拓扑已经改变,该BPDU将发送到根网桥处,根网桥使用标记位为第6位,来表示确认;若没有收到ACK,那么2s周期发送TCN;根网桥在确认后,将使用BDPU告诉所有的非根网桥,刷新CAM表,默认CAM的保存周期为300s

3)次优BPDU

非根网桥上的根端口断开--或接受不到根网桥的BPDU了,同时本地断开的已不是阻塞端口;那么本地将自己定义为根网桥,发出BPDU,由于该BPDU次于根网桥的,故称为次优BPDU

总结:根网桥发送配置BPDU,包含拓扑信息    

非根网桥的阻塞端口被断开,当依然可以与根网桥沟通,那么发送TCN,不包含拓扑信息,不会使网络重新收敛

非根网桥上断开了根端口后,若不能在与根网桥沟通,将本地定义为根网桥发送次优BPDU,包含本地的拓扑信息;也是配置BDPU,但不是根网桥的

3.BDPU主要字段

Bytes

Filed

2

Protocol ID

1

Version

1

Message Type

1

Flags

8

Root ID

4

Cost of path

8

Bridge ID

2

Port ID

2

Message age

2

Max age

2

Hellotime

2

Forward delay

4.生成树选举

选举过程:根网桥---根端口(RP)---指定端口(DP)---非指定端口(NDP)

开始整个交换网络没有根网桥,所有设备均认为本地为根网桥,发送本地BPDU;

当收集到整个交换网络的BPDU后,根网桥被选出;之后由根网桥基于所有的BPDU,生成拓扑,使用配置BPDU来告知其他的交换机;

1).根网桥

整个交换网路的中心;通过BPDU来控制整个网络收敛

选举条件:协议ID(PID)=网桥优先级(BID)+MAC地址

网桥优先级:0-65535(默认32768)

正常的透明交换机不拥有mac地址,不能实现stp技术;非透明交换存在--SVI接口,出厂将被烧录mac地址;若有多个,将选择数字最小的来参选

选举规则:先比较优先级,数值越小越优先;若优先级一致,比较MAC地址,数值越小越优先

2).根端口

只能存在于非根网桥上,并且一个交换机只有一个;离根网桥最近的接口;作用是接收来自根网桥的BPDU,正常转发用户的数据流--非阻塞

不同带宽时的cost值:

Bandwidth

Cost

10M

100

100M

19

1000M

1

10000M

2

>10000M

1

选举规则:

(1)比较从该接口进入时的cost值,越小越优先(Cost值实在进入交换机时,才叠加该段链路的开销)

(2)若接口cost值相同,比较接口上级设备的BID,BID最小设备对应的接口为根端口,因为给设备为备份根网桥

(3)若接口cost值相同,上级设备的BID也相同,再比较上级设备的PID(端口ID)=优先级+接口编号 

   优先级:0-255(默认为128); 先比较优先级,越小越优先;再比较接口编号,越小越优先

   

(4)若以上参数全部一致,比较本地的PID,越小越优先

   

3)指定端口(DP)

每条链路上有且仅有一个;转发来自根网桥的BPDU;根网桥上全部为指定端口,根端口的对端一定是指定端口

选举规则:

  1. 必须从根网桥发出的BPDU,通过该端口向外(出项)转发时消耗的cost值,越小越优先
  2. 若出向cost值相同,比较本地的BID,越小越优先
  3. 本地BID相同,比较本地的PID,越小越优先

(4)本地PID相同,直接阻塞该端口

4).非指定端口(NDP)

又称为阻塞端口,以上所有角色选举完成后,剩余的全部接口为非指定;其状态为阻塞

注:阻塞端口并不是关闭接口,依然可以接收到数据帧,但不转发数据帧;可以正常识别BPDU

注:生成树协议,cisco产品默认运行,个别厂商需要手工开启-例:H3C

5.802.1D的端口状态

端口状态

端口能力

Disabled

不收发任何报文

Blocking

不接收或者转发数据,接收但不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

Listening(15s)

不接收或者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

Learning(15s)

不接收或者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开始进行地址学习

Forwarding

接收或者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进行地址学习

结论:802.1D必须在指示灯为绿色时,才开始转发用户流量

6.802.1D算法的收敛时间

1.初次收敛为30s

2.结构变化

(1)存在直连检测,本地的根端口断开后,之后仅一条阻塞端口连接于其他交换机;本地不能发出TCN或也发不出次优BPDU;那么只能本地的阻塞端口,总的收敛时间30s

(2)没有直连检测,本地根端口断开后,可以向其他交换机的阻塞端口发送次优BPDU;对端交换机在收到次优BPDU后,将忽略该数据帧,而是进行20shold time;之后再收敛该接,总的收敛时间:20s hold time+30s收敛=50s

7.STP控制

一旦运行将自动选择出所有的角色,当默认可能不是最佳结构,需要管理员手工干预,尤其根网桥一定放置在汇聚层或核心层的交换机上,产生上层blocking端口的数量

方法一:修改设备的网桥优先级(4096的倍数)

方法二:设置主根和备份根

方法三:控制根端口位置,修改链路Cost值

方法四:修改发送方的PID优先级

9.802.1D生成树的优缺点

优点:树少、简单

缺点:1.收敛速度慢

2.链路利用率低---备份链路正常始终不工作

4.2.3 PVST(基于VLAN的生成树)

每个vlan一棵树;因为cisco存在独立的vlan运行芯片,故可以支持很多的树;

每棵独立的树,依然使用802.1d算法收敛

不同vlan的网桥优先级不同,优先级=32768+vlan id;人为可修改32768的部分,且只能以4096的倍数来进行修改;

切记:一台设备若希望加入某棵vlan的树,条件是该交换机存在该vlan;该交换机存在该vlan的活动接口或者存在trunk干道;

1.PVST优缺点

优点:简单、支持负载分担

缺点:私有、树多较难管理、收敛慢、trunk干道仅支持ISL封装

4.2.4 PVST+

在PVST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升级优化;兼容802.1q trunk干道封装,可以做部分的加速优化

1.PVST+优缺点

优点:1.一个VLAN一棵树,提高连理的利用率

      2.部分加速

      3.兼容802.1Q

缺点:1.树多,不好管理

      2.加速不够彻底

4.2.5 RSTP

    RSTP:也叫RPVST(快速的PVST协议),思科私有

    802.1w(802.1D的快速版),公有

1.RSTP和802.1w的异同

相同点:两种协议均为快速收敛1-2s完成收敛,提速的原理一致

区别:RSTP有基于vlan的运算芯片,故RSTP依然一个vlan一棵树;802.1w整个交换网络一棵树

2.RSTP的端口状态

  1. Discarding:丢弃状态
  2. Learining:学习状态

     3)Forwarding:转发状态

3.RSTP的端口角色

1、根端口(RP):同802.1D

2、指定端口(DP):同802.1D

3、替代端口(AP):如果一个端口收到另外一个网桥的 BPDU,但不是最好的,那么这个端口成为替换端口

4、备份端口(BP):在如果一个端口收到同一个网桥的更好 BPDU,那么这个端口成为备份端。当两个端口被一个点到点链路的一个环路连在一起时,或者当一个交换机有两个或多个到共享局域网段的连接时,一个备份端口才能存在

注:无论AP还是BP其实就是802.1D中的阻塞端口,AP为对端设备,BP为本端设备

4.802.1w中端口角色

1、边缘端口:edge Port,非trunking,access接口

2、非边缘端口:非edge Port,trunking接口

5.RSTP快速的原理

1、取消了计时器,而是在一个状态工作完成后,直接进入下一状态

2、分段式同步,两台设备间逐级收敛;使用请求和同一标记;依赖标记位的第1和第6位

3、BPDU的保活为6s;hello time 2s

4、将端口加速(边缘接口)、上行链路加速、骨干加速集成了

5、兼容802.1d和PVST,但802.1d和PVST没有使用标记位中的第1-6位,故不能快速收敛;因此如果网络中有一台设备不支持快速收敛,那么其他开启快速收敛的设备也不能快速

6、当TCN消息出现时,不需要等待根网桥的BPDU,就可以刷新本地的cam表

启动快速生成树,所有交换机全部需启动

注:所有干涉选举的命令和上面一致

切记:

默认接口为半双工(10M)时,接口类型为共享;全双工时为点到点;

共享型接口依然运行慢速生成;只有点到点接口可以快速;

故建议将共享型接口修改为点到点型

4.2.6 MST

    MST,思科私有

    802.1S多生成树,公有

1.MST的原理

    将多个vlan放置在一个组内,为每个组生成一个树,树型算法为802.1w;将不同组的根网桥放置到不同的汇聚层设备处,可以进行流量的分栽,提供链路利用率;不同组发出的BPDU,使用网桥优先级(=优先级+组ID)区分

    优先级默认为32768,只能以4096的倍数来进行修改

    切记:整个交换机需要所有的设备均正常MST协议,才进行部署

2.MST的配置

修改封装为802.1q(SW1-SW3同配置):

创建vlan(SW1-SW3同配置):

#修改生成树协议

默认存在组0,且默认所有vlan处于组0

修改连接类型为点到点(SW1-SW3同配置):

SW1#show spanning-tree mst 0

SW1-SW3同配置:

切记:所有运行MST协议的设备,分组内容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可能出现问题

 

定义根网桥,备份根网桥

SW1(config)#spanning-tree mst 1 root primary        #降2个4096

SW1(config)#spanning-tree mst 2 root secondary      #降1个4096

 

SW2(config)#spanning-tree mst 1 root secondary

SW2(config)#spanning-tree mst 2 root primary

#修改参选接口的参数

4.2.7 STP增强

1.端口加速(portfast)

针对交换机的access接口,连接的是终端用户这些不需要运行生成树的端口,切记不得配置于连接trunk干道的接口。默认进入listening状态,等待30s进入转发状态

节约时间:30s

    位置:接入层交换机的access接口

2.上行链路加速(uplinkfast)

在设备上运行上行链路加速后,若该设备满足直连检测条件;那么将阻塞端口直接变为根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

节约时间:30s

    位置:所有的接入层交换机上

   

注:开启后,该交换机的网桥优先级和cost值,将倍增;迫使该设备在默认情况下不会成为根网桥,且阻塞端口处于该设备;故该命令只敢在接入层设备配置

3.骨干加速(backbonefast)

若一个阻塞端口收到次优BPDU时,将20s hold time+30s收敛,开启骨干加速后;省略20s的hold time

节约时间:20s

位置:所有交换机

4.3 STP的安全

4.3.1 BPDU Guard(BPDU保护)

接入层接口默认为DP(指定端口),该端口连接的是PC。若该接口的PC被更换或者被用户模拟,成为一台交换机,那么可能导致网桥转移,最终迫使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因为根网桥最佳设置应该在汇聚层,而新的结构可能改变该特性,导致网络运行不佳,流量集中于接入层设备

1.errdisable

可以将这些接口开启BPDU保护功能;被保护接口若收到BPDU,那么将进行错误关闭状态;进入该状态的接口状态和协议均down。

(1)重新唤醒该接口的方法

  1. 手工重启:先关闭(shutdown)再开启(no shutdown)
  2. 自动启动:需要人配置,配置后若该接口再300s内没有收到BPDU了,那么将自动开启

(2)配置位置

在接入层连接用户的接口上,开启BPDU保护功能

若接口出现了错误关闭,可以查看导致原因

 

(3)查看各种错误关闭的原因

针对BPDU保护出现的错误关闭,可以通过手工重启,或设置自动重启

SW1(config)#errdisable recovery cause bpduguard #当BPDU保护出现后的自动重启

 

SW1(config)#errdisable recovery interval ?      #默认300s收不到BPDU将自动重启

  <30-86400>  timer-interval(sec)              #修改计时器,最小30s

 

SW1(config)#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guard    #在接入层接口的接口上,开启所有接口的端口加速和所有接口的BPDU保护,全局开启后,还需要到上行链路上进行BPDU保护的关闭

SW1(config)#int e0/0

SW1(config-if)#spanning-tree bpduguard disable      #关闭单个接口的BPDU保护

 

SW1#show spanning-tree summary totals       #查看各种全局协议的配置

2.BPDU过滤

    开启BPDU过滤后,若接入层接口收到BPDU信息,将仅丢弃BPDU数据帧,正常转发用户流量

注:全局开启后,需要在上行链路手动关闭

3.保护和过滤的区别

    保护和过滤除了对接口的处理方式不同,还存在一个区别:保护是拒绝接收BPDU,但可以发送;过滤是收发均拒绝

4.3.2 根网桥保护

    若网络中增添了新的交换机,其BID最优;那么将可能抢占网络的根网桥,导致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在接口开启根桥保护后,若交换机的接口接收到了更优BPDU时,将该接口阻塞,直到该接口不再收到更优BPDU才恢复

SW2(config-if)#int e0/0

SW2(config-if)#spanning-tree guard root     #接口开启根桥保护

 

开启根桥保护的接口,在接收到更优BPDU时,将阻塞,进入broken状态,显示与根不一致

SW2#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e0/0 detail

Port 1 (Ethernet0/0) of MST0 is broken  (Root Inconsistent)

 

不一致接口在生成树中的显示:

SW2#show spanning-tree

Et0/0               Desg BKN*2000000   128.1    P2p *ROOT_Inc

 

查看出现不一致的接口

 

接入层接口---保护、过滤·、收到BPDU

根网桥保护---新连接的交换机的接口

 

总结:BPDU保护和过滤配置在所有的接入层连接PC的接口;

    根网桥保护建议配置在新连接交换机的接口,来避免网络的重新收敛

4.4 STP的环路保护

单向链路故障,尤其在光纤网络,很有可能出现可以接收但不能发送;一旦出现单向链路故障,网络及时存在STP,也依然可能出现环路

1.UDLD

当一根网线出现单向链路故障时,直接关闭该接口

IOU1(config)#udld enable        #全局开启所有接口的UDLD

IOU1(config)#int e0/0              #在接口上开启UDLD

IOU1(config-if)#udld enable

IOU1(config-if)#no udld enable      #关闭

IOU1(config-if)#udld disable        #关闭

2.LOOP GUARD

开启后,仅针对BPDU包,识别为单向链路故障,先对该接口进行阻塞,然后自动恢复

3.UDLD与LOOP GUARD的区别

1)UDLD被触发后,接口被err-disable;然后需要手工重启或自动重启

Loop Guard被触发后,自动阻塞然后恢复接口

2)UDLD用于处理硬件的单向问题,Loop Guard被用户处理软件问题(接口拥塞,CPU过载),建议两种技术均配置

注:在一个网络中,根网桥和网关最好放置在汇聚层设备上,且两种角色最好在一处;因为两种角色都算一个广播域的中心点

五、Etherchannel(以太网信道)

将多个(2-8,2-16)接口,逻辑的整合为一个接口,来转发流量,减少了阻塞端口的数量,提高了链路带宽,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

5.1 封装模式

5.1.1 PAGP

端口聚合协议,cisco私有,通过发送慢速hello(30s),协商成为echerchannel,最大支持在8条链路的协商,链路数量必须为2^x,2 4 8

desirable:主动模式

auto:auto模式包含了silent模式(安静模式),可以进行etherchannel协商

5.1.2 LACP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仅支持全双工接口),公有协议。发送LACPDU进行以太信道的协商,最大支持在16条链路上进行以太信道协商,2 4 8 16,默认仅仅使用8条。当使用16条链路进行协商,选择8条为主链路,其余8条为备份链路。选择方法:1.较小优先级(优先级默认32768),2.最小的PID

模式:

active(主动)passive(被动)

5.1.3 on模式

手工模式,on模式不能与任何动态PAgP或LAGP建立ethechannel。被动与被动不能形成

5.2 Ethechannel配置

5.2.1 二层ethechannel配置

SW1(config)#int range e0/1-2

SW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1(config-if-range)#interface port-channel 1   #对逻辑接口进行管理

SW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修改trunk封装模式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5.2.2 配置指南

1.通道内所有端口必须支持ethechannel;同时注意必须连接相同设备(同一设备,同本地类型相同)

2.这些物理接口必须具有相同的速率和双工模式(LACP必须为全双工)

3.通道内不得使用span;若为三层通道,IP地址必须配置到逻辑接口上(channel-group)

4.三层通道内的所有物理接口必须为三层接口,然后再channel口上配置IP地址

5.若为二层通道,这些物理接口应该属于同一vlan或者均为trunk干道,且封装的类型一致,vlan的允许列表必须一致

6.通道的属性改变将同步到物理接口,反之也可;若物理没有全部down,通道依然正常同时配置所有物理接口,或者之恶配置channel口,均可修改接口的属性

5.2.3三层ethechannel配置

在没有三层ethechannel时,三层链路依然可以使用负载均衡来进行通信;建立三层ethechannel后,可以节省IP地址网段,间路路由条目的编辑(一般配置在核心层)

SW1(config)#int range e0/1-2

SW1(config-if-range)#no switchport

SW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1(config-if-range)#exit

SW1(config)#int port-channel 1      #在通道接口上配置IP地址

SW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5.3 配置channel时的注意点

    二层通道基于负载分担转发流量,三层通道基于负载均衡转发流量

    负载均衡:访问同一目标时,将流量按为单位分割后,沿多条路径同时传输

    负载分担:访问不同目标时基于不同链路,或者不同元在访问目标时基于不同链路

基于不同源MAC(src-mac)为默认规则

六、SPAN(便于抓包的技术)

在一台交换机上将一个接口的流量(源端口)映射到另一个接口(目的端口),在另一个接口开启抓包工具

6.1 Span配置

在同一台交换机的同一个会话号内定义源、目端口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6.2 Rspan

在同一个交换网络内进行抓包

6.2.1 Rspan的条件

1.同一交换网络内

2.存在trunk干道

3.所有交换机创建一个rspan专用vlan

6.2.2 Rspan配置(从SW1的f0/1口映射到SW3的f0/1口)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remote vlan 113

SW1(config)#vlan 113

SW1(config-vlan)#remote-span

 

SW(2config)#vlan 113

SW2(config-vlan)#remote-span

 

SW(2config)#vlan 113

SW2(config-vlan)#remote-span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orceremote vlan 113

SW1(config)#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七、交换安全

7.1 MAC地址攻击

    攻击者不断修改择机的MAC地址,交换机进行大量学习,导致交换机mac地址表缓存溢出,不能再学习其他的MAC地址信息,此时交换机将工作再HUB状态

解决方案

7.1.1 静态MAC地址写入

7.1.2 端口安全

1.必须先定义为接入层接口,然后开启端口安全服务,设置MAC地址的获取方式(手写或粘连)

注:此时最大地址数量为1,处理方案为逻辑关闭;逻辑关闭的接口必须先关闭再开启

设置支持的MAC地址数量


2.设置违约的处理方案

保护:接口出现非法MAC时,仅丢弃流量不关闭接口,合法MAC流量可以通过

限制:处理同保护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非法MAC出现后,会向网路中的SNMP服务器发送警告信息

关闭:逻辑关闭,默认的机制

7.1.3 基于MAC地址过滤

7.2 VLAN间攻击

    默认交换机接口模式为auto或desirable,主机模拟交换机发送DTP协商帧,建立trun干道。学习交换网络中的某些重要信息,发送VTP/BPDU等信息干涉交换网络工作

解决方案

将连接用户的接口设置为access接口;在trunk链路中针对Nativeda标记

Private vlan

私有

混杂接口

Primary vlan

主vlan

 

Secondary vlan

辅助vlan

团体vlan

团体主机接口

孤立vlan

鼓励主机接口

配置:

创建主、辅助vlan,并在主vlan中映射包含辅助vlan

SW1(config)#vlan 100

SW1(config-vlan)#private-vlan primary

SW1(config-vlan)#private-vlan association 501-502

SW1(config)#vlan 501

SW1(config-vlan)#private-vlan isolated

SW1(config)#vlan 502

SW1(config-vlan)#private-vlan community

将接口划入主VLAN:

将接口划入辅助VLAN:

7.3 DHCP欺骗攻击(spoofing)

解决方案:DHCP spoofing

信任接口:接收offer ack;发送discover request

非信任接口:接收discover request;发送offer ack

将连接DHCP server接口设置为信任端口

配置:

开启DHCP spoofing

针对某些vlan开启spooling

设置接口为信任接口

在DHCPserver上针对某些DHCP中继信息信任

查看:

7.4 ARP欺骗攻击

主机发送大量IP地址变化的无故ARP,使网络中所有主机学习大量IP地址的ARP映射都为攻击者,导致网路瘫痪

解决方案:

1.静态ARP映射

2.DAI(Dynamic ARP Intercept)动态ARP截取

必须依赖DHCP snooping中所产生DHCP Snooping binding表

全局使用ARP截取

连接网关、server等设备设置为信任接口

查看:

SW1#show ip dhcp snooping binding

八、NTP(网络时间协议)

查看

定义NTP服务器

再定义要同步的NTPserverIP

九、基于时间的ACL

先创建时间范围列表,在定义整个列表总的工作时间

 

十、CDP(Cisco设备发现协议)

默认开启,但很危险

CDP存在敏感信息(VTP域名、管理VLAN地址、native编号),建议所有的接入层连接用户的接口关闭CDP

IOU1#show cdp neighbors  #可以查看到本地所有接口连接的设备型号

 

IOU1#show cdp neighbors detail

 

CDP存在敏感信息(VTP域名、管理VLAN地址、native编号),建议所有的接入层连接用户的接口关闭CDP

IOU1(config)#no cdp run         #全局关闭

IOU1(config)#int e0/0

IOU1(config-if)#no cdp enable  #关闭单个接口

 

十一、网关冗余

冗余的类型

    1、链路冗余

    2、线路冗余

    3、设备冗余

    4、网关冗余

    5、电源冗余(USP)

    6、引擎冗余

 

11.1. 最原始的网关冗余

      PC的操作系统在WIN95系列以下,没有配置网关地址时,若需要PC访问非本地直连网段的目标IP,那么将对该IP地址进行ARP请求,默认路由器存在代理ARP机制,将返回MAC地址(选择最新记录);之后即可访问目标。当默认选择的网关设备上行链路Down掉时,ICMP重定向会帮助PC寻找到最佳路径的网关设备来实现网关冗余;当默认选择的网关设备下行链路Down掉或者网关设备瘫痪,那么将等待2h,PC的ARP表刷新后重新ARP请求

若操作系统版本高于95,可以将网关地址配置为直接广播地址(该网段的IP,主机位全为1),来事项以上规则

 

11.2HSRP(热备份网关协议,Cisco私有)

11.2.1 原理

  在两台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上虚拟一个网关IP地址,再虚拟一个网关MAC地址。虚拟网关IP地址由管理员定义(在该网段内不得和主机IP冲突),MAC地址自动生成

路由器的hello time:3s;hold time:10s,组播地址:224.0.0.2

 

11.2.2 特点

1.使用hello包进行active standby选举,hello时间3s,hold time时间10s,更新地址224.0.0.2

2.抢占默认关闭

3.接口启用了HSRP,接口ICMP重定向失效

4.切换速度快,可以使网关的IP网关和MAC地址不再变化;网关的切换对主机是透明的,可以实施上行链路追踪

 

11.2.3 HSR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0000.0c        07.ac      01

Cisco专用     HSRP专用      组号

 

11.2.4 HSRP选举规则

1.先比较优先级,优先级越大越优先(默认100)

2.再比较接口物理IP地址,越大越优先

 

11.2.5 HSRP配置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dd 13.1.1.1 255.255.255.0     #接口真实的IP地址

R1(config-if)#standby 1 ip 13.1.1.254       #邻居间组号和地址必须相同,地址为虚 拟网关

R1(config-if)#standby 1 priority 105            #修改优先级,默认100

R1(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抢占默认关闭,利用修改优先级来定     义网关位置不可控,需开启抢占

R1(config-if)#standby 1 track s1/0          #当被追踪的接口down时,本地优先级    自动默认下调10(减10)

查看:

 

11.2.6 抢占时的注意点

在网关冗余技术中,ICMP重定向(针对真是IP和MAC)是失效的;故当上行链路Down时,网关将不会切换;可以定义上行链路追踪(该配置必须在抢占开启的情况下生效),且两台设备间的优先级差值小于下调值;若本地存在多条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建议上行链路追踪配置时的总的下调值之和大于优先级差值(即所有上行链路全down时,才让standby抢占);若下行链路大部分down时,可以让standby抢占

 

11.2.7 HSRP总结

1.抢占默认被关闭,需手动开启

2.仅支持两台设备

3.Cisco私有

4.较慢

 

11.3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公有)

原理同HRP一致

 

11.3.1 区别

1.VRRP支持多台设备

2.仅master发送hello

3.可以使用物理接口的IP地址来作为网关地址

4.抢占默认开启

5.hello time时间1s,hold time时间3s

 

11.3.2 VRRP选举规则

1.先优先级,默认100,越大越优先

2.再比较物理接口IP地址,越大越优先

 

11.3.3 特点

VRRP在一个组内可以存在多台3层设备,存在一个master和多个backup正常产生一个虚拟IP(可以为真实接口IP)和一个虚拟MAC,默认1s来检测一次master是否活动,hold time时间3s,组播地址224.0.0.18

 

11.3.4 VRR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0000.5e00.01    01

VRRP专用       组号

 

11.3.5注意点

若使用某个接口的真实IP地址作为虚拟网关IP地址,那么依然使用虚拟的MAC地址;且当真实IP地址所在接口未down之前,其他设备不能作为master,否则将可能出现错误的ARP应答,导致选路不佳;故该地址所在的接口优先级为255(在设置了上行链路追踪的环境下,不建议使用真实的IP地址来作为网关地址,因为上行链路down后,被对端抢占主状态,导致PC对网关地址进行ARP时,收到两个应答,最终导致选路不佳

 

11.3.6 VRRP配置

VRRP配置与HSRP基本一致

查看:

上行链路追踪

1.先定义追踪列表

2.再在协议中调用

R1(config)#track 1 interface f0/1 line-protocol #定义追踪列表1,追踪接口为f0/1

R1(config-track)#int f0/1

R1(config-if)#vrrp 1 track 1 decrement 156

                组号   表号         下调的优先级

 

11.4 GLBP(网关负载均衡协议,cisco私有)

 

11.4.1 特点

该协议在应用时,考虑到生成树在3层架构中的存在,需要相应的改变拓扑结构。AVG:优先级最大,再IP地址最大;响应所有对网关地址ARP请求后,根据网关设备的数量(最大4个)回应不同MAC给PC,同时将这些MAC分配给对应的AVF。AVF根据AVG分配的MAC地址来转发流量hello time 3s,组播地址224.0.0.102。

AVG:虚拟活动网关,抢占默认关闭

AVF:虚拟活动转发,抢占默认开启

 

11.4.2 GLBP生成MAC地址的规则

0007.b4     00.01   01

GLBP专用   组号    AVF编号

 

11.4.3 GLBP配置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glbp 1 ip 13.1.1.254        

R1(config-if)#glbp 1 priority ?

  <1-255>  Priority value

上行链路追踪:

1.先定义追踪列表

2.再在协议中调用

R1(config)#track 1 interface f0/1 line-protocol #定义追踪列表1,追踪接口为f0/1

R1(config-track)#int f0/1

R1(config-if)#vrrp 1 track 1 decrement 156

                组号   表号         下调的优先级

 

企业三层架构(内网结构)

1.接入层---常使用二层交换机,就近提供接口密度,用于用户的接入;

2.汇聚层(分布层)----集合所有接入层流量(星型),对流量实施管理和策略;

3.核心层---路由转发,高速转发,nat,QOS;

BCMSN--交换技术主要应用于汇聚和接入层(VLAN/TRUNK/VTP/DTP/STP/CHANNEL/HSRP../VPC等)

三层架构中最重要的思想为冗余(备份)--线路冗余---设备冗余---网关冗余---USP(电源冗余)

您可能有感兴趣的文章
win7更新win10提示错误代码0x80072f8f-0x20000的多种如何解决办法

Win11 DirectX12旗舰版禁用了如何解决方法

苹果怎么安装win11双系统?苹果安装Win11双系统图文好代码教程

tessafesys是什么文件? win11提示tessafe.sys不兼容驱动程序的如何解决办法

电脑如何重装系统win11?新手win11重装系统图文好代码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