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输入法付费,冒犯了谁?

“输入法都要付费,百度这是穷疯了吗?”有网友对“百度输入法上线付费VIP”相关话题如是评论。从2006年搜狗输入法上线以来,国内的各种输入法产品都是免费使用,百

“输入法都要付费,百度这是穷疯了吗?”有网友对“百度输入法上线付费VIP”相关话题如是评论。

从2006年搜狗输入法上线以来,国内的各种输入法产品都是免费使用,百度输入法的突然“收费”让一众网友炸开了锅。第一,别人都免费,为什么它要搞收费?第二,用户手机里的百度输入法要开始付费了吗?

在短视频和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网友们“听风就是雨”的能力特别强,所以,当听到一款输入法竟然开始收费的时候,先骂为敬,可能有些人都没用过百度输入法,甚至都没了解具体百度输入法付费是怎么回事,就先来一波。

实际上早在2017年搜狗输入法推出会员付费的时候,网友对它的评价和今天对百度输入法的评价如出一辙。

网友们对付费的排斥是自然形成的,毕竟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扩张,免费模式功不可没,看电视、听歌、看小说、搜索等,统统免费。被免费模式滋养了十几年后,突然要面临各种付费的局面,再加上自身钱袋子不鼓的压力,谁推出付费产品,谁就被喷。百度输入法推出付费模式,究竟冒犯了谁?

只是一种增值服务

从用户心理来看,没人喜欢付费,但我们需要搞清楚,让我们付费的产品究竟是怎么回事,否则,不是“白高潮一场”吗?喷来喷去,最后发现与自己一丁点关系没有,纯属浪费表情。

2024年2月3日,百度输入法推送了12.2.0 版本,其版本介绍中提到称,“百度输入法 VIP上线”。连续包月首月为5.8元,之后每个月22.8元;连续包年首年188元,次年起每年288元。

单从价格来看,百度输入法VIP的价格不便宜,视频类,爱奇艺、腾讯视频VIP年卡会员的价格在优惠的时段不足200元,若遇到促销的情况下,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会员价格更低。购物类,京东Plus会员年卡才99元。

与自家产品相比,百度网盘注册用户量都已经超过8亿,但百度网盘VIP现在连续包年的价格才165元。

无论是优先级,还是产品的重要性而言,百度输入法的价格怎么看都似乎有点贵。一年288元,一款输入法而已,看到价格单后,难怪用户对其吐槽。

再看百度输入法付费所提供的服务:皮肤壁纸免费用、全部字体免费用、AI创作工具免费用、免费生成AI头像、朋友圈不折叠。但百度输入法没有提到VIP 可免“输入框”等场景广告,开屏广告也没提到。

百度输入法付费其实是典型的增值服务路线,这种玩法在互联网行业很常见,基础服务免费,但是一些增值服务项,就像当初的QQ绿钻、黄钻、红钻一样,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类似的增值服务更丰富。

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百度输入法月活用户数近6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如果百度输入法突然向所有用户收费,那必然会引起反弹。

“百度输入法上线付费VIP”的真实情况是:百度输入法推出了面向某些用户的增值服务,比如皮肤、字体、朋友圈不折叠、Ai创作等,对于某些用户而言,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点。换句话说,人家只是推出了付费项,你可买可不买。

截止到目前为止,百度输入法还未做出像视频网站、数字音乐产品一样,用尽各种手段迫使用户付费。比如,120秒的片头广告;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广告就要30秒;各种歌曲开始付费,留给免费的歌曲非常少;某些歌曲你听着听着就突然变成付费才能听。

视频网站、数字音乐平台用奇差的用户体验,迫使用户走向付费,这些手段虽然看着有些“流氓”,但也让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规模达到近1亿。

口碑不重要,赚钱才重要。靠增值服务赚钱没问题,只要吃相没那么难看,用户还是会接受的。至少百度输入法目前还没有对所有用户收费,就这一条,网友们对它的一些评价就没必要,你不喜欢这些增值服务,不付钱就行了。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付费的用户体验确实比免费的用户体验好,就像开屏广告,App内无处不在的广告,如果付费后这些广告都没了,那用起来确实很爽。

丰俭由人,你可以选择忍受各种无底线的广告,也可以选择清爽无广告版。

工具型产品也需自我造血

热热闹闹的评论过后,似乎对百度输入法并无影响,该用它的人依然在用,不用它的人会选择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章鱼输入法等。外界对百度输入法付费的“炸锅”,源于心理上对付费模式的天然抵触。

但是,从侧面来看,百度输入法上线付费VIP,则揭开了工具型产品的“遮羞布”,管你是不是工具型产品,也不管你是否有数亿用户,面对接下来的2024年,都需要自我造血,最终能否盈利赚钱再说,至少要先把盈利点都打出来,能推出的盈利项目,该在产品上线就上线,不再遮遮掩掩。

一方面,大厂也有盈利的压力。百度公布的2023年Q4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总营收350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非网络营销营收为83亿元,同比增长9%。

过去,依赖于百度网络营销业务的优势,许多工具型产品无需背上“盈利”的KPI,但现在百度的网络营销业务营收增速放缓,其他工具型产品就需要“自负盈亏”。

就像从UGC模式孵化出的百度文库,多年来一直免费使用,先是被整合进百度教育事业部,后又被并入入百度内容生态部门。由此,揭开了百度文库的付费之路,现在很少有免费的文库内容可以下载使用,稍微有价值的文档,都需要付费才能下载。

另外两款工具型产品百度汉语、百度翻译,同样加入了会员付费功能。

另一方面,没法“躺赢”。工具型产品之所以能被用户免费使用,根源在于大厂“不差钱”,工具型产品可以“躺赢”,轻轻松松坐拥数千万乃至过亿用户,但如今的互联网行业更讲究利润率,别管你有多少用户,到底能否赚钱才是根本。互联网行业的这种转变,跟两个因素有关:

1.属于互联网行业的高增长时代已然过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用户增长受限,而用户所使用的App仍是几年前的App,大家只能在原有的电商、游戏、广告、增值服务这几大盈利点上分蛋糕,而蛋糕的总量有限。从几大互联网巨头的财报来看,以往30%以上的营收增速很少见,大多数都只有个位数。

当互联网巨头们面临增长的窘境,原先“不差钱”的工具型产品就很尴尬,要么直接关闭,要么乖乖地去“赚钱”。过去互联网巨头们依靠高效率大杀四方,但如今“高效率”这个标签落到自己身上之后,属实也不好过。

2.大厂之间的极致竞争。大厂在高增速时代,产品怎么做都很好变现,但如今的变现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大厂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极致,比如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在力推这些项目,短视频、直播彻底渗透进各个头部App中。也就是说,百度、网易、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厂之间其实都是竞争关系。

为了应对行业的竞争,大厂有限的资源全都给了这些“明星项目”,比如当前火热的AI和大模型,短短两年时间,国内突然冒出上百家大模型产品。

工具型产品失去大厂的光环之后,就需要依赖自身“发电”。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像百度输入法一样的工具型产品推出会员付费。

实际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用户对工具型产品付费已经不可避免,如果你想提升工作效率,那么,付费就是最优选。在实际生活中,该付费的人也不会因为外界的某些偏见就不去付费,毕竟,工作更重要,与工作效率相比,付费只算九牛一毛,明白这个道理后,或许我们对于网上使用各项工具付费就没那么反感。

但工具型产品的盈利周期长,且与用户的消费水平有非常大的关系。

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公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末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为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0.3%。这是其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ARR增长下滑。截至第四季度末,该公司的付费用户总数为1812万,相比之下,第三季度末为1817万。财报公布后,Dropbox股价跌超17%。

工具型产品要想搞好会员付费,就需要考虑长期生意,它的产品价值是什么?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作为用户,你愿意为百度输入法付费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互联网消息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您可能有感兴趣的文章
苹果取消造车,难道是怕了特斯拉、理想、问界们吗?

下载量超2000万的百度百科App将下线,不赚钱的锅?

AI大模型爆红,抖音上架“星绘”,360上架“360AI浏览器”

“山河破碎”打碎了东方甄选的“文化人”人设

曾年营收超12亿元,累计学员超4亿人,腾讯课堂为什么会关闭?